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对市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关于提高对孤独症儿童重视及帮扶力度的建议》(第110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4-07-02

【字号:

分享:

吕桐萱代表:

提出的《关于提高对孤独症儿童重视及帮扶力度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孤独症是一类发生于儿童早期的神经性发育障碍。调查显示,我国儿童孤独症患病率为7‰。儿童孤独症缺乏有效的药物治疗,目前主要治疗途径是康复训练,最佳治疗期为6岁前,如能在3岁前接受科学干预,可不同程度改善患儿症状和预后。为实现儿童孤独症的早期筛查、诊断和干预,国家卫生健康委开发了儿童心理行为发育问题预警征象筛查表(简称预警征),2017年起,将预警征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免费向辖区内常住儿童提供,实现了儿童孤独症等5类残疾在全国范围内的普遍筛查。2021年,全国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和7岁以下儿童健康管理率分别达到92.8%和94.6%。

一是关于加大对孤独症问题的宣教力度。2021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健康儿童行动提升计划(2021-2025)》,明确提出加强社会宣传健康促进,营造心理健康从娃娃抓起的社会氛围。2022年,印发《3岁以下婴幼儿健康养育照护指南(试行)》,指导各地结合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0~6岁儿童健康管理项目,聚焦0~3岁关键阶段,强化医疗机构通过养育风险筛查与咨询指导、父母课堂、亲子活动、随访等形式,从生长发育监测、营养与喂养、交流与玩耍、生活照护、伤害预防、常见健康问题的防控及照护六个方面指导养育人提高养育照护技能,促进儿童早期在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同时,我委利用电视、网络等各类媒体,组织开发系列科普宣传资料,结合“六一”儿童节,寒、暑假等重要节点开展宣教活动,增强全社会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关注。

二是关于促进孤独症预防-筛查。2022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0~6岁儿童孤独症筛查干预服务规范(试行)》,明确要求结合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为常住人口中0~6岁儿童提供孤独症筛查服务,建立完善儿童孤独症乡级初筛、县级复筛、专业医疗机构诊断康复的服务模式,特别强调基层为主的干预康复原则,实现孤独症儿童就近就便干预,努力提高筛查干预服务的可及性。

下一步,我委将推动《0~6岁儿童孤独症筛查干预服务规范(试行)》落实,加强儿童孤独症筛查、诊断和干预康复工作。广泛开展各类心理健康科普宣传活动,加强防治知识宣教,促进全社会重视儿童心理健康。

  • 附件:
  • 视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