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对市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关于优化就医流程的建议》(第100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4-07-02

【字号:

分享:

张宏宾代表:

提出的《关于优化就医流程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我委将改善患者就医感受,提升医疗服务能力作为重点工作,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解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急难愁盼的具体举措。为进一步优化医疗服务,提升患者体验,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

2023年,我委制定了《营口市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方案,在全市开展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我委以切实改善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感受为目标,坚持守正创新、问题导向、系统思维,全面梳理医疗服务流程,立足实际,提出6方面20项举措,打通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堵点淤点难点。力争用3年的时间,将“以病人为中心”贯穿于医疗服务各环节,整体提升医疗服务的舒适化、智慧化、数字化水平,推动形成流程更科学、模式更连续、服务更高效、环境更舒适、态度更体贴的中国式现代化医疗服务模式,人民群众就医获得感。

2024年,为深入推进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主体活动工作,以切实改善人民群众就医感受为目标,全面梳理医疗服务流程,打通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堵点难点,我委确定2024年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十项重点工作,着力优化各医疗机构服务流程,提升患者就医体验。各医疗机构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

一是优化服务流程,群众就医更加便捷。我市在二级以上医院全面推行预约诊疗,分楼层挂号、结算,分区域候诊和门诊延时服务等,分时段预约精准到30钟内,预约号源投放率达到75%,三级医院预约诊疗率平均达到93.3%,同比提高26.4%,看病就医“三长一短”难题得以破解;营口市中心医院等三级医院采用一站式结算、出入院床旁结算、手机移动支付等多种缴费方式,提供检查结果查询和就医信息推送服务,有效减少患者排队次数,缩短等候时间;在全市推行实名制就医,使患者就医、结算更加便捷;在营口市中心医院、开发区中心医院、大石桥市中心医院等推进了信息化管理,包括设置网站、建立微信群导等,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提升了医院管理水平。

二是推行了多学科诊疗,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各三级综合医院结合实际建立了多学科诊疗模式,多个学科的医护人员合作组成团队共同为病人制定整体化、个性化的诊疗方案,缩短患者在单科排队、重复挂号、缴费等事务上的等待时间,提高了就医效率。同时,经多个专家综合诊断和治疗意见后,患者可享受到更为规范化、个体化的诊疗方案,提升医疗效果。营口市中心医院建立了肺结节、消化道肿瘤、乳腺肿瘤等多系统多器官疾病诊疗中心,设立门诊多学科诊疗(MDT)岗,提供“患者不动医师动”的MDT诊疗服务,不断扩展多学科诊疗覆盖的专科和病种,为患者提供多元化的诊疗途径。营口市中心医院、营口市人民医院结合自身实际,择选部分病种推行日间手术,提高了服务效率,切实改善了患者的就医体验。

三是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急危重症救治能力。通过推行专病门诊、多学科联合门诊等模式,为患者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医疗服务。完善全方位急救应急体系,全力推进医院卒中中心、胸痛中心、创伤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建设,充分发挥三级医院急危重症抢救能力,整合医疗资源,全力为患者救治赢得时间。截至目前,“五大中心”建设均在市、县(市)区两级中心医院建设完成。其中,营口市中心医院卒中中心获得国家验收。

四是建立了“一站式”综合服务中心,提供便民服务。各三级医院结合自身实际,有特色的建设“一站式”综合服务中心提供就医咨询、诊疗预约、医保咨询、病历打印、医学证明盖章、便民服务等,利用电子屏、宣传展板对门诊出诊科室、专家简介及出诊时间、预约方式、就医流程进行公示方便群众获取就诊信息,明白就医。为患者提供全过程、一站式的高质量服务。设立“学雷锋志愿服务岗”,党员志愿者轮流值班,服务力量进一步充实、服务能力持续提升,就医市民真切感受到了“看得见、摸得着”,随处可见、贯穿始终的温馨服务,满意度持续提升。

五是加强医院环境建设,提高就医舒适度。营口市中心医院改造了门诊环境,优化门诊布局,加强门诊区域照明,增加导诊标识,提高指引清晰度。同时,注重环境卫生,定期清洁消毒,确保空气流通。此外,增设休息区,增设300个舒适座椅,营造温馨就诊氛围。各三级医院通过对候诊区增设舒适座椅、完善功能设施、提供饮水、充电等服务进行了温馨化改造。同时加强信息展示,实时更新叫号信息,减少患者等待焦虑,提升就医体验。

下一步,我委将《营口市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方案为抓手,持续以问题为导向,不断优化服务流程,加强专科建设,提升医疗服务能力,逐步满足人民群众就医需求。

近年来,营口市医保局积极推行医保服务事项“网上办”“掌上办”,大力推进高频医保服务事项“跨省通办”和“省内通办”,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极大方便了群众办事。一是推进“互联网+医保服务”。在营口市中心医院、营口市人民医院等三级医疗机构开展医保移动支付试点,患者可以通过手机进行预约挂号、医保移动支付等业务,无需排队。二是建设“医保服务站”。在营口市中心医院、营口市人民医院等4家医院建设“医保服务站”,设置自动查询机和一体机,服务事项涵盖门诊慢特病病种待遇认定、高值耗材使用认定、异地转诊人员备案、定点医疗机构信息查询和医保目录查询等20项业务,实现医保事项“院内办”和快速办“零距离”。三是推进医保电子凭证应用。在全市定点医院和药店开通医保电子凭证应用功能,不断完善业务场景应用功能,推动营口医保从“卡时代”跨入“码时代”,全市医保电子凭证申领率为85.56%,结算率为28.68%,两项数据均位于全省前列。四是开展医保“刷脸”试点。参保群众仅需通过医保“刷脸”终端进行人脸识别,即可完成身份认证,并使用医保完成费用结算,免打卡、免扫码、费用即时结算、医保智能报销。这种刷脸模式目前已在营口市中心医院成功落地,为参保群众带来了全新的就医体验,实现了医保结算从刷卡支付、掌上支付再到刷脸秒办的转变。有效提高了医院窗口的工作效率,大大缩短了排队等候时间。

下一步,市医保局将积极推进“互联网+医保服务”,拓宽医保服务站覆盖面,强化医保经办机构服务管理,推动医保业务在定点医院实现“网上办、掌上办、身边办、智能办、暖心办”。一是推进医保便民服务站建设。全力推进医保便民服务站建设,创新管理机制、强化资源整合、提升服务效能。在全市范围内根据医院级别,分期、分批推进便民服务站建设,并逐渐完善运行管理机制,丰富服务内容和方式。通过标准化建设,提高定点医疗机构服务效能,深化医疗保障改革,确保医保服务站成为全市提供基本医疗服务保障的重点平台和开展医疗保障政策宣传的重要阵地及服务群众的重要载体。二是强化医保经办机构服务管理。落实《辽宁省医疗保障经办项目服务清单(2024版)》和医保经办规程,确保医保经办服务更加规范和惠民。推进医保电子凭证在定点医疗机构“家家申领”,参保百姓“人人享用”,确实提高群众就医购药便捷度和高效性。打造医保电子处方流转平台,建立电子处方流转业务链条,细化电子处方流转各环节经办流程,积极推进电子处方流转平台应用。三是推动医保电子凭证全流程应用。这是国家医保局部署的一项重要任务,目的就是要实现电子凭证在医院端挂号、就诊、收费、取药、取报告等就医服务的全流程使用,让参保患者就医服务更暖心,但若要实现医保电子凭证全流程应用,需要定点医院投入一定资金去升级改造本院HIS系统软件的动力不足,各相关部门还需形成工作合力,以尽快实现医保电子凭证的全流程应用。

  • 附件:
  • 视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